close
有一次被朋友硬拉著去參加他們的「四人幫」:忠仔,順子,阿仁,小艾,就在「閱讀咖啡」聚頭,看著他們七嘴八舌的喝咖啡,聊是非,也蠻有趣的,就好像在看Live版的「慾望城市」,這四個人,每次的聚會總是在一個餐桌上,每一次餐會的主題都不一樣,但基本上就是在和大家報告過去一個月來的感情進展和八卦。
這一天正好談到忠仔的感情走到了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階段,說是要分開了,但從上回聽到到今天也兩個月了。
「如果你遇到了一個還不錯的人,但是你們相處,在某些地方,你就是不滿意,但說分手又太嚴重,你也怕分了你會後悔,你該怎麼辦?」
「你要如何判斷他是不你的Mr. Right?」忠仔依舊很困惑。
「其實我們都在尋找『三位一體』」戀愛沙場老馬的順子說話了。
「那三位一體?」
「情人,知已,伴侶。」
這一天正好談到忠仔的感情走到了一個剪不斷,理還亂的階段,說是要分開了,但從上回聽到到今天也兩個月了。
「如果你遇到了一個還不錯的人,但是你們相處,在某些地方,你就是不滿意,但說分手又太嚴重,你也怕分了你會後悔,你該怎麼辦?」
「你要如何判斷他是不你的Mr. Right?」忠仔依舊很困惑。
「其實我們都在尋找『三位一體』」戀愛沙場老馬的順子說話了。
「那三位一體?」
「情人,知已,伴侶。」
「情人」代表了激情與肉慾,是所謂的的「在床上像蕩婦」,是看到對方,就忍不住想抱他,想聞他,想和他做愛,和他做愛時,每個細胞都在喊哈里路亞,光是聞到他的味道,就已經是自己最致命的吸引力。
「知已」代表了心靈的共鳴,是所謂的「在客廳像貴婦」,他會陪你像瘋子一樣,一個星期由中壢跑台北三趟趕看金馬影展;他會懂你在聽到「Tango Lesson」時為何感動得猛拔頭髮。和他好像聊天那樣的自然,不費力氣,失意時,他又懂得不發一語,遞過一支紅色的DUNHILL LIGHT。
「伴侶」代表的是朝夕相處的承諾,是所謂的「在廚房像主婦」,他會照顧到你的生活起居,你和他都能適應對彼此的生活作息和怪廦,電話裡不是甜言蜜語但噓寒問暖決不會少,但是在你病貧潦倒時,他會堅決守在你身邊。
人人都有這三種渴望,滿足性,靈和生活的三方面,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和「一對一」的世俗所認可的戀愛關係,使得人們要滿足這三種渴望,就得在找到同時能兼備「三位一體」的對象。
但問題是:這樣的對象到底是否真的存在?
具備其中一二的對象,倒是常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於是欠缺耐心,等不及三位一體的對象,所以,有時俱備其中的一項,就跳進去開始談起戀愛,但有時結果很慘:因陌生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
徐志摩就是一例;放棄了無怨無悔付出的「伴侶」張幼儀,重新迎娶了純真而懂生活情趣「情人」陸小曼,但卻一直不能忘情於懂他才情,執墨持筆唯一與之匹配的「知已」林徽音。三位三體,好一段情種佳話,也好一段悲哀的四角戀情。
「萬一等不到三位一體,或是三位一體根本就不存在呢?」
其實蠻有可能的,那麼只問你自己的最在乎的是其中的那一項,或是之前失敗的戀愛,通常都在那一關過不去囉。
「譬如我,我知道自己是非常肉慾的」順子先自首了,「每次在網路貼徵友信,老朋友都笑,那都是廢話,他建議我為不直接改成『條件:尋找抱起來很順手,會想一輩子抱著他睡覺的伴侶』,其實他最了解我。」
「喂!」小艾笑著搥順子「先生!你說得也太白了吧,那樣聽起來好在找長期的多夜情喔」小艾是個新嫁的少婦,四人幫中唯一異性戀。
「沒辦法嘛,有太多次經驗,一路聊天聊地都相處得都很愉快,但是進展到上了床,一抱就定生死,如果沒有那種很想啃他,很像兩隻八爪章魚交纏在一起的感覺,沒有那種抱著他就感動得想哭的感覺,沒有那種第一次接觸,就好像抱了幾世,好像抱著自己的小孩的那種熟悉感,那當場我就會和他說,『對不起,你不是我要找的那個人。』」
「好狠」「到嘴的不吃不是太可惜」「沒胃口怎麼吃?」七嘴八舌地。
「那要是我啊::」不一直悶不吭聲的阿仁終於開口了「我想『伴侶』會是我的主要考量,基本上,要找到我有感覺的型不難,我很容易和人溝通,但唯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會是最難過的一關。」
「就拿我和現在室友的相處來看,光是為了廁所的門該開還是該關,我們就得開上一個家庭會議,我會覺得廁所要保持通風,所以門應該開著;但是,我室友會覺得廁所是會有異味的地方,打開來不管是對著客還是對臥室的房門都很不衛生」
「對啊,像我那口子就和你一樣」換我忍不住加入。
我那口子永遠看起來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這本來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優點,但是,當他住進我家以後,天啊!我才知道有人連手帕都要用熨斗燙過,曬內褲不可以夾一邊,不然穿起來他會不舒服。像我習慣回家就所有的口袋裡亂七八糟的東西倒在桌上,衣服一脫,但往沙發一攤,然後對著電視發呆半小時,他就很受不了。
「還好你不是我室友,不然你會被我罵到臭頭」阿仁說。
「缺點是優點的延伸。」不知引自誰的名句,但大夥都同意。
「聽起來,你們都太重視後段的細節了,我想我和你們不太一樣,我比較均衡,我對性沒有強烈偏好,生活上我也很隨和,不過,我蠻重視相處的感覺,也希望由朋友慢慢做起。」
「那你就是在找『知已』當愛人啦」順子幫忠仔下了一個評斷。
「或許吧,我很喜歡交朋友的感覺,因為每一段緣份都讓我的生活更精采,我覺得由友誼中慢慢發展出來的戀情,兩個一同成長的戀情,也最穩固。」
「我曾經認識一個小朋友,除了漫畫,不看任何純文字的書,我和他之間,有明顯的代溝,我就知道我和他是不可能的」忠仔若有所悟的說。
那個小朋友是看寶島和少年快報長大的Y世代,從來沒有耐心連續讀完三頁,連學校的課本都被他撕成每十頁一本一本的。阿忠抱怨每次和那位小朋友談一個新的觀念,小朋友都會和阿忠辯好久,後來分手的時候,忠仔提醒他『如果你所有的知識都要透過耳朵,而且都要辯贏你,你才能接受,試問肚子有東西的人,會耐著性子一個觀念一個觀念地辯論給你聽,還是他們會笑一笑,從此什麼都不說了呢?』
「真可怕!我正好相反,看到WWW一堆圖,我就頭暈」到現在阿仁還是堅持在網路上玩純文字的BBS站。
你知不知道你要什麼?不知道?還是不敢承認?你可以在心裡知道,不用告訴我,然後慢慢去找至少兩位一體的他,只要第三位他的得分不是零還是負的,你就可以考慮交往,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如果真的有這麼完美的,你要小心一旦分手了,你可能再也活不下去。
雖然三位一體的完美情人可遇不可求,但絕對找得到"2.5"位一體的人,少部分的不完美,其實你可以視為你生活的必然吧。
~ 圖 by Alex / 文 by Leon / 原載於Leon的愛情謬論電子報第四講
「知已」代表了心靈的共鳴,是所謂的「在客廳像貴婦」,他會陪你像瘋子一樣,一個星期由中壢跑台北三趟趕看金馬影展;他會懂你在聽到「Tango Lesson」時為何感動得猛拔頭髮。和他好像聊天那樣的自然,不費力氣,失意時,他又懂得不發一語,遞過一支紅色的DUNHILL LIGHT。
「伴侶」代表的是朝夕相處的承諾,是所謂的「在廚房像主婦」,他會照顧到你的生活起居,你和他都能適應對彼此的生活作息和怪廦,電話裡不是甜言蜜語但噓寒問暖決不會少,但是在你病貧潦倒時,他會堅決守在你身邊。
人人都有這三種渴望,滿足性,靈和生活的三方面,但「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和「一對一」的世俗所認可的戀愛關係,使得人們要滿足這三種渴望,就得在找到同時能兼備「三位一體」的對象。
但問題是:這樣的對象到底是否真的存在?
具備其中一二的對象,倒是常常出現在我們生活周遭,於是欠缺耐心,等不及三位一體的對象,所以,有時俱備其中的一項,就跳進去開始談起戀愛,但有時結果很慘:因陌生而結合,因了解而分開。
徐志摩就是一例;放棄了無怨無悔付出的「伴侶」張幼儀,重新迎娶了純真而懂生活情趣「情人」陸小曼,但卻一直不能忘情於懂他才情,執墨持筆唯一與之匹配的「知已」林徽音。三位三體,好一段情種佳話,也好一段悲哀的四角戀情。
「萬一等不到三位一體,或是三位一體根本就不存在呢?」
其實蠻有可能的,那麼只問你自己的最在乎的是其中的那一項,或是之前失敗的戀愛,通常都在那一關過不去囉。
「譬如我,我知道自己是非常肉慾的」順子先自首了,「每次在網路貼徵友信,老朋友都笑,那都是廢話,他建議我為不直接改成『條件:尋找抱起來很順手,會想一輩子抱著他睡覺的伴侶』,其實他最了解我。」
「喂!」小艾笑著搥順子「先生!你說得也太白了吧,那樣聽起來好在找長期的多夜情喔」小艾是個新嫁的少婦,四人幫中唯一異性戀。
「沒辦法嘛,有太多次經驗,一路聊天聊地都相處得都很愉快,但是進展到上了床,一抱就定生死,如果沒有那種很想啃他,很像兩隻八爪章魚交纏在一起的感覺,沒有那種抱著他就感動得想哭的感覺,沒有那種第一次接觸,就好像抱了幾世,好像抱著自己的小孩的那種熟悉感,那當場我就會和他說,『對不起,你不是我要找的那個人。』」
「好狠」「到嘴的不吃不是太可惜」「沒胃口怎麼吃?」七嘴八舌地。
「那要是我啊::」不一直悶不吭聲的阿仁終於開口了「我想『伴侶』會是我的主要考量,基本上,要找到我有感覺的型不難,我很容易和人溝通,但唯獨同一個屋簷下生活,會是最難過的一關。」
「就拿我和現在室友的相處來看,光是為了廁所的門該開還是該關,我們就得開上一個家庭會議,我會覺得廁所要保持通風,所以門應該開著;但是,我室友會覺得廁所是會有異味的地方,打開來不管是對著客還是對臥室的房門都很不衛生」
「對啊,像我那口子就和你一樣」換我忍不住加入。
我那口子永遠看起來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這本來是一個很吸引人的優點,但是,當他住進我家以後,天啊!我才知道有人連手帕都要用熨斗燙過,曬內褲不可以夾一邊,不然穿起來他會不舒服。像我習慣回家就所有的口袋裡亂七八糟的東西倒在桌上,衣服一脫,但往沙發一攤,然後對著電視發呆半小時,他就很受不了。
「還好你不是我室友,不然你會被我罵到臭頭」阿仁說。
「缺點是優點的延伸。」不知引自誰的名句,但大夥都同意。
「聽起來,你們都太重視後段的細節了,我想我和你們不太一樣,我比較均衡,我對性沒有強烈偏好,生活上我也很隨和,不過,我蠻重視相處的感覺,也希望由朋友慢慢做起。」
「那你就是在找『知已』當愛人啦」順子幫忠仔下了一個評斷。
「或許吧,我很喜歡交朋友的感覺,因為每一段緣份都讓我的生活更精采,我覺得由友誼中慢慢發展出來的戀情,兩個一同成長的戀情,也最穩固。」
「我曾經認識一個小朋友,除了漫畫,不看任何純文字的書,我和他之間,有明顯的代溝,我就知道我和他是不可能的」忠仔若有所悟的說。
那個小朋友是看寶島和少年快報長大的Y世代,從來沒有耐心連續讀完三頁,連學校的課本都被他撕成每十頁一本一本的。阿忠抱怨每次和那位小朋友談一個新的觀念,小朋友都會和阿忠辯好久,後來分手的時候,忠仔提醒他『如果你所有的知識都要透過耳朵,而且都要辯贏你,你才能接受,試問肚子有東西的人,會耐著性子一個觀念一個觀念地辯論給你聽,還是他們會笑一笑,從此什麼都不說了呢?』
「真可怕!我正好相反,看到WWW一堆圖,我就頭暈」到現在阿仁還是堅持在網路上玩純文字的BBS站。
你知不知道你要什麼?不知道?還是不敢承認?你可以在心裡知道,不用告訴我,然後慢慢去找至少兩位一體的他,只要第三位他的得分不是零還是負的,你就可以考慮交往,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如果真的有這麼完美的,你要小心一旦分手了,你可能再也活不下去。
雖然三位一體的完美情人可遇不可求,但絕對找得到"2.5"位一體的人,少部分的不完美,其實你可以視為你生活的必然吧。
~ 圖 by Alex / 文 by Leon / 原載於Leon的愛情謬論電子報第四講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