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年輕的媽媽迷上溜滑板,把寶貝女兒帶到某公園同樂,
某天,遇到了一群青少年在那兒打架生事,她嚇得半死,趕緊把女兒帶回家。
看到先生,基於一種需要安慰的心裡,把瓠場狀況描述了一遍,
沒想到先生還沒聽完,就發起火來:
「以後妳不許帶小孩到那麼危險的地方!
妳自己怎麼樣是妳的事,千萬別讓任何人傷女兒一根毫毛,否則我就...」
先生那麼疼愛女兒,本應高興才對,
但這位年輕的媽媽卻痛不欲生,為什麼?
你一定知道原因的。
--------------------------------------------------------------------------------
太太和媽媽吵架,夾在中間的兒子左右為難,太太跑回娘家後不回來,
先生只好厚著臉皮去勸她:
「妳不要那麼不懂事啦,媽媽年紀大了,多說幾句話有什麼關係,妳就讓她嘛,
不要讓我難做人,我當夾心餅乾也不好過我是偷偷來找妳的,媽媽還在生氣呢,
她說,妳要不要回來隨便妳,叫我永遠不要求妳回來,妳就回家吧」
如果你是這個離家出走的老婆,妳會想跟他回去嗎?
很遺憾的是,所有懇求離家妻子回家的說詞,都與上列陳述八九不離十。
--------------------------------------------------------------------------------
女朋友在整理講義時,不小心讓細白的手指給鋒銳的白紙邊緣劃了一道,
一絲絲鮮血慢慢的滲了出來,
她豎起手指對男友嬌嗔道:「你看,好可憐哦,都流血了。」
她還眼巴巴的以為他會親她的手指呢。
男友只看了她的手指一秒鐘:
「別大驚小怪,這一點傷口沒什麼啦,一下子就好。昨天我騎機車跌倒,
傷口比妳大一百倍,我連叫都沒叫」
大約有一半的呆頭鵝,會如此安慰女友。
他說的是事實啊。
--------------------------------------------------------------------------------
男人被最好的朋友倒了會,假裝鎮定的告訴自己的女人。
女人嘆了口氣說:「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叫你不要跟他的會,
你偏要,果然我說的很準吧。沒關係,再賺就有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她當然也為那筆錢心痛,
但她安慰了他之後,他只想把對那個朋友的氣找機會往她身上發。
--------------------------------------------------------------------------------
有些安慰,是火上加油;
老實說,如果你真的不會安慰人,
不如很沉默的用小狗般善體人意的眼神凝視著他就算了,何苦加傷人家的創痛?
他需要安慰時,你可不可以暫時忘掉「我」的看法、「我」的立場、「我」的曾經,
設身處地的想想「他」的需要?
那才是真正的體貼,別把自己馬上扯進裡頭。
很多「好人」都吃虧在一張嘴。
沒有惡意,只是搞不清楚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反而把事端擴大,讓安慰的反而得罪了。
你說的沒錯,但他只能恨你。
他是來尋求安慰的,還是來聽「箴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