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的電子報〈給肌膚留點酸〉發報後,文香收到好多 email,發現大家雖然對果酸二字不陌生,但還是有一堆關於果酸的問題。我無法一一回信,所以很努力的在幾天之內尋訪了幾位元老級的果酸專家,包括:妮傲絲翠公司的二位協理林清川、張雯姿,立得美的公關經理張慈瑩,葆療美的經理葉怡玲,當然還有邱坤興醫師。希望文香整理的資料能幫助大家對於果酸有更進一步的認知。

1. 何時該用濃度較高的果酸?

文香說:很多人都會擔心一開使用10%的果酸,然後用15%,然後20%,這樣下去還得了?其實,除非妳的肌膚狀況比較嚴重,如:青春痘、色素沉澱、粗糙、暗沉等等,可以考慮使用較高濃度的果酸保養品15%, 否則,一般而言,10%的果酸對居家保養就應該足夠了。

2. AHAs、PHAs、BHA、維他命A、維他命C的產品可同時使用嗎?使用的順序呢?是否該使用一個週期停一週期?

文香說:當我看到這個問題時,真的快被打敗了,差點就沒從椅子上咚!掉下來!!難道真的有人把這些產品一次全部往臉上塗嗎?其實果酸,無論是第一代的氫氧基酸、第二代多重水基果酸Polyhydroxy acids(PHAs) 、第三代多重水基果酸Polyhydroxy acids(PHAs),在有效的濃度及一定的PH值中,都具有去角質作用,甚至水楊酸(它是一種酸,但並不是果酸的一種)也都具有去角質作用。所以這些成分的產品不需要同時使用。不過這些產品都可以和維他命A、C類的產品一起使用。使用的順序不是論成分,而是依照產品的劑型而定。一般而言,以親水性、水溶性的產品優先使用。親油性、 越濃稠的產品則放後面塗抹。果酸、維他命A、C的產品並沒有毒性或累積的顧慮,在肌膚合適的情況之下是可以天天使用,但要特別注意的是「防曬」。防曬沒做好,擦再多的維他命C也別想白回來。

3. 藥妝店的果酸類產品和醫生處方的果酸,產品除了濃度不同之外,最大的差別在哪?

文香說:最大的差別在於PH值。藥妝的果酸產品PH值可能較高,醫師處方使用的果酸產品PH值偏低。所以一定要在醫師的指示下使用,醫師會依個人的需要調整濃度,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4. 如果平時已使用了居家保養型的果酸,例如10%的AHAs或PHAs,是否需定期再使用較高濃度的產品或回醫院做果酸換膚或鑽石微雕來做去角質的保養?如果需要,會不會造成過度去角質?

文香說:對於症狀較嚴重的人,除了平時持續的居家果酸,配合果酸換膚或鑽石微雕是有必要的,因為可縮短整個療程時間,但皮膚若已改善到不錯的程度,則維持平日的持續保養就好,但可能在生理期前後或皮膚狀況較差時,配合果酸換膚或鑽石微雕幫皮膚作一次大整理是OK的。果酸的去角質功能是除去外層老廢的角質,促進皮膚更新,但不用擔心會過度去角質,因為我們的皮膚每天都在不斷的生長出新生的細胞。

5. 第二、三代的果酸產品已具保濕效果,仍需要再使用其他的保濕品嗎?

文香說:其實夠就好了,不需要在另外加強。除非不滿意保濕的效果可局部加強。

6. 濃度PH質會影響果酸類產品的效果,這是否表示,一般專櫃保養品中,少量濃度(不在5%-8%)的產品只有隔靴搔癢的作用?

文香說:濃度與酸鹼值分別影響產品的功效,產品的標示濃度代表產品中添加果酸成分的多寡,濃度越高,理論上效果會越強。但酸鹼值則影響果酸的作用強度,一個標示20%甘醇酸的產品,如果標榜純中性不刺激,那是因為果酸幾乎沒有作用,當然不刺激,酸鹼值若標為3.5,那大約有50%的果酸作用到皮膚中,所以可能會有輕微的刺激感;若是酸鹼值為1.6﹝果酸換膚﹞,那幾乎所有的果酸全作用到皮膚裡頭了,因此是會刺激的。總之買產品除了要看濃度,最好酸鹼值也要多了解一下才好。

7. 在清潔乳或洗面乳中,加入果酸類產品,是否真有邊洗邊去角質的作用?在短短時間中,皮膚根本來不及吸收果酸成分讓肌膚作用啊!

文香說:清潔產品中加入果酸,與其說是去角質,不如說是當作保濕劑來得恰當,因為洗臉的過程時間很短,果酸的停留時間是不夠的。清潔產品的界面活性劑幫助去除髒污後,果酸的保濕功能可讓皮膚不會感到乾澀,但如要去角質,還是在臉部清潔乾淨後擦上果酸乳液或面霜吧!

8. 有些聲稱改善青春痘膚況的果酸產品會加入酒精成分,反而會引發肌膚敏感、紅腫或過度乾燥,是否建議使用這類產品?

文香說:不建議使用此類產品,因為對青春痘不但沒有治療效果,有時含有酒精成分還會引起反效果。

9 果酸、防曬可以二者合一嗎?或需分開使用?

文香說:二者合一是無意義的,因穩定的PH質不同,宜二者分開使用。就如同洗髮精潤髮乳一樣,分開使用效果會比較好。

 

資料來源:http://enews.url.com.tw/archiveRead.asp?scheid=179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u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